<dl id="nlax5"><label id="nlax5"></label></dl>

      <ul id="nlax5"><meter id="nlax5"></meter></ul>
      <form id="nlax5"><output id="nlax5"><tfoot id="nlax5"></tfoot></output></form>
        2025年07月23日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本地 > 正文

        全國百名社長總編聯合采風“天鵝之城”

        來源: 發(fā)布日期:2019-09-03   打印
        文/記者 師寶華  圖/記者 徐偉
          聆聽悠久黃河濤聲,邂逅美麗“黃河明珠”。
          8月28日,“全國百名社長總編走進三門峽聯合采訪活動”在三門峽舉行啟動儀式。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新聞社、經濟日報、農民日報等中央媒體的社長、總編代表,地方黨報黨刊社長、總編,相關行業(yè)報社領導,文化旅游界知名專家和學者等100余人齊聚三門峽市,開展為期3天的采風活動。
          三天的采風活動中,與會社長、總編和媒體代表分成兩組,分別赴虢國博物館、三門峽大壩、陜州地坑院文化產業(yè)園、函谷關文化產業(yè)園、靈寶市華鑫銅箔、沙河鄉(xiāng)果角村、盧氏縣官道口鎮(zhèn)、澠池縣仰韶文化博物館等地采訪,以媒體人的獨到視角領略魅力三門峽的新風景新氣象,實地見證三門峽的發(fā)展變化。

        采風團合影▲
          28日,采風團一行來到虢國博物館、三門峽大壩,紛紛贊嘆三門峽悠久的歷史文化、如畫的山水和砥柱精神。當日,三門峽大壩正在泄洪,氣勢非常壯觀,中國報業(yè)協(xié)會副秘書長鄧效鋒站在壩頭激動地說:“我是第一次來三門峽市,參觀了虢國博物館,看了三門峽大壩,感覺非常震撼,作為一個從事媒體工作的新聞人來講,真的感覺到值得把三門峽的這些豐富的旅游資源宣傳出去,讓更多的人能夠來分享。”在速達公司,采風團觀摩了高科技設計技術演示,聽取了各款樣車以及驅動電機、整車控制器、CDU總成等核心技術的介紹,了解速達公司的企業(yè)文化、經營理念、發(fā)展歷程、核心技術及產品性能等,大家不禁感慨三門峽市經濟轉型發(fā)展的新變化。

        在虢國博物館采訪▲

        在三門峽大壩采訪▲

        在速達公司采訪▲
          29日,來到陜州地坑院,采訪團人員稀奇于一座座古老而神奇的民居窯院,地坑院內展示的民俗表演與非遺展示如捶草印花、陜州剪紙、鑼鼓書、澄泥硯、木偶戲、皮影戲很是特別。陜州地坑院蘊藏著豐富的文化,被譽為"地平線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給采訪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門峽地區(qū)的文化旅游資源,個性非常明顯獨特,而且產品也非常豐富。我個人覺得現在提倡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三門峽有著比較獨特的文化內涵。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三門峽也能夠與洛陽和開封一樣成為中國人首選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浙江紹興記者協(xié)會主席魯蘭洲說道。

        在陜州地坑院采訪▲
          來到我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經》的地方——靈寶函谷關,采風團一行圍繞著這座重關名城流傳的"紫氣東來""老子過關""雞鳴狗盜""公孫白馬""玄宗改元"等歷史故事和傳說互相交流討論著,并不時駐足,細細觀看每一處文化印跡。在函谷關文化產業(yè)園,人民日報人民論壇地方部主任趙毅告訴記者說:“第一次到三門峽來,第一印象就是三門峽綠化非常好、非常漂亮,自然景觀超出我們想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三門峽得到了非常好的體現。”隨后,采風團又來到靈寶華鑫銅箔公司參觀,對該公司產品占居國內銅箔市場的40%贊嘆不已。

        在靈寶函谷關采訪▲

        在靈寶華鑫銅箔公司采訪▲
          29日至30日,采風團參觀了盧氏縣豫西百草園旅游扶貧項目、山水隱廬美宿集群微度假綜合體項目、東明鎮(zhèn)澗北食用菌產業(yè)園,近距離領略清清盧氏的自由山水,感受該縣脫貧攻堅的強勁動力。
          采風團邊走邊看。了解了豫西百草園旅游扶貧項目按照“土地集約化、農民職業(yè)化、經營特色化、銷售網絡化”運作模式,把旅游觀光、養(yǎng)生體驗、農耕休閑有機結合起來,建設集中草藥種植加工、民俗文化體驗和生態(tài)休閑觀光為一體的旅游項目;山水隱廬美宿集群微度假綜合體項目主要打造河南省民宿產業(yè)化發(fā)展樣板基地、自然科普教育研學基地和黨建與鄉(xiāng)村振興示范基地三大基地,利用現有自然村的農居、集體資產等建筑,對基礎設施、村居環(huán)境進行合理改造和整修,帶動當地產業(yè)化發(fā)展;澗北食用菌產業(yè)園引進國內先進的生產設備和工藝技術,實現了拌料、制袋、滅菌、接種和養(yǎng)菌全過程自動化流水線,通過勞務增收和合作經營兩種模式,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和食用菌產業(yè)全面轉型提升。

        在豫西百草園采訪▲

        在山水隱廬采訪▲

        在盧氏東明鎮(zhèn)澗北食用菌產業(yè)園采訪▲
          采風團還實地參觀了盧氏縣委大院,并集中對該縣脫貧攻堅先進典型人物楊書春進行采訪,聆聽楊書春不向命運屈服的生動事跡。楊書春憑著頑強的意志用一副鐵拐撐起家庭的一片天,通過種香菇、養(yǎng)黑豬,不但自己率先脫貧,還帶領全村200余戶群眾增收致富。今年5月,他被評為全國自強模范……全場人員為楊書春的不屈精神所折服,不由嘖嘖稱贊。

        在盧氏縣委大院采訪▲

        集中采訪脫貧攻堅先進典型人物楊書春▲
          30日,采風團來到中外考古界譽為“文化圣地”的澠池仰韶文化博物館,感受點亮華夏文明的第一縷曙光的仰韶文化。該博物館主要展示黃河流域出土的仰韶文化時期的文物,向世人展示中國燦爛輝煌的遠古文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李展鴻說:“通過這幾天對三門峽參觀采訪,我覺得三門峽的文化底蘊厚重,走在這邊土地上好像走在中華文明的搖籃里。我回去后,一定要好好挖掘三門峽的文化旅游新亮點。”

        采風團在澠池仰韶文化博物館門前合影▲
          隨后,集中采訪最美退役軍人張東堂。張東堂是澠池縣段村鄉(xiāng)四龍廟村黨支部書記,他講述了自己在擔任村干部的41年間,幫助群眾尋找致富路子,特別是在2009年被確診為膀胱癌后,他忍著病變的劇痛,依然帶領群眾種植經濟林3千多畝,招商引資3.3億元,幫助群眾走上了脫貧致富路……采風團成員被深深打動了,報以熱烈的掌聲向他致敬點贊。

        集中采訪最美退役軍人張東堂▲
          一路看、一路聽、一路問、一路感動。三天密集的行程,采風團成員沒有絲毫疲憊。“三門峽風光的秀美、人文的厚重,這些都為深入生活、提煉素材提供了無盡寶藏。能夠將三門峽經濟社會發(fā)展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和文化元素融入到作品之中,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采風團成員紛紛表示,希望把三門峽故事講好講出去,為三門峽發(fā)展更添一把力。
          此次采風活動,主辦方還將進行“百名社長總編看三門峽聯合采訪”報道評選,優(yōu)秀作品將結集出版。(文/記者師寶華圖/記者徐偉)

        ( 編輯:徐偉 )
        久碰是精品香蕉频线观,无码无需播放器在线观看,精品国产91av自在自线,国产综合久久精品综合AV无码
            <dl id="nlax5"><label id="nlax5"></label></dl>

              <ul id="nlax5"><meter id="nlax5"></meter></ul>
              <form id="nlax5"><output id="nlax5"><tfoot id="nlax5"></tfoot></output></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