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身邊好人 傳遞榜樣力量
——2022年第一季度“三門峽好人榜” 編者按 好人是社會文明的標桿,是時代精神的刻度,是你我身邊的感動,他們用身體力行提升著城市的溫度,刻畫著厚德三門峽的價值年輪,成為這座城市的道德標桿。 為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挖掘和宣傳群眾身邊的先進典型,充分發(fā)揮身邊好人的榜樣示范作用,近日,三門峽市文明辦發(fā)布2022年第一季度“三門峽好人榜”,韓建勇等14人被群眾評為“三門峽好人”。 崇德向善、助人為樂、無私奉獻,他們在平凡工作生活中用實際行動書寫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篇章,展示了天鵝之城的城市品格和城市情懷。希望他們的“好人精神”能引導廣大市民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大力踐行“好人精神”,在全社會形成崇尚好人、學習好人、關愛好人、爭當好人的文明風尚,激發(fā)全社會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為推動三門峽高質量發(fā)展邁出更大步伐,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yǎng)。 助人為樂 ![]() 韓建勇,男,三門峽市愛心之家志愿者協(xié)會副會長、市無償獻血志愿服務隊隊長、市愛心之家消防志愿服務隊隊長。 十幾年來,他積極組織帶領志愿者開展了一系列扶貧、濟困、助殘、助學、無償獻血等公益愛心活動,累計參加志愿服務1.1萬多小時。他是“三門峽市百次獻血英雄”,他帶領的三門峽市無償獻血志愿服務隊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志愿服務獎。他和愛心之家志愿者協(xié)會會長孫梅麗成為三門峽市無償獻血的代言人;作為愛心之家消防志愿服務隊隊長,他積極配合市消防救援支隊,在各縣(市、區(qū))成立愛心之家消防志愿服務隊,志愿者人數(shù)達上萬人;他在疫情防控中無私奉獻,2020年被評為河南省疫情防控“身邊好人”;他是福利院孤兒的“愛心爸爸”,十幾年來,每個周日下午都會組織志愿者到福利院看望孩子們。2020年,福利院孤兒英子學習畫畫,韓建勇成了“接英子學畫畫志愿小分隊”的骨干志愿者,一年多來,無論刮風下雨,他都要背英子上下30多個臺階學畫畫。 韓建勇身兼多職,這些身份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愿者。志愿之路從不平坦,但他卻甘之如飴;奉獻之路從不一帆風順,他卻樂此不疲。志相如,愿相隨,愛相伴,心相向,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志愿”二字。 ![]() 張建鋒,男,三門峽市第六小學教師。他從2017年開始資助貧困學生。2020年12月,當?shù)弥幻麑W生的爸爸患胃癌需要一大筆錢時,他發(fā)動全校師生為其捐款2000多元。一名賈姓老人患股骨頭壞死,張建鋒聽說后,不但組織同事、朋友、同學捐款幫其渡過難關,還和志愿者輪流每天早上把早餐送到其家中。自從2017年10月認識愛心粥屋負責人張洪霞后,他就利用每天早上五點到七點的時間到愛心粥屋做志愿者,至今已四年多。 躬耕教壇之余投身社會公益慈善,張建鋒用大愛詮釋著雷鋒精神,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模范先鋒作用。 ![]() 周愛武,男,盧氏縣第二小學教師。他經(jīng)常利用節(jié)假日時間到邊遠的深山區(qū)走訪貧困學生,共資助300余名貧困學生,發(fā)放資助金30萬余元。他先后為5位大病患者積極籌措善款22萬余元;先后無償獻血15次,獻血量達6000ml;先后捐獻血小板9次,滿足18個人的治療量。他助學助醫(yī)助殘,先后使200余名殘疾人得到了幫助。他和妻子捐款2000余元用于疫情防控和河南2021年特大洪災的救助,并積極獻血支援鄭州。他先后為7個疫情防控卡點送去酒精、口罩、方便面和水等防疫物資。 哪里需要愛心,周愛武就會帶著他的家人,帶著他的志愿者們,把愛心送到哪里。至善至愛,譜寫無悔人生。 ![]() 高永剛,男,三門峽中盛副食品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近年來,他共為光彩、公益事業(yè)籌款捐款30余萬元。2013年起,他連續(xù)四年資助陜州區(qū)大營鎮(zhèn)一名大學生。堅持三年每周往返于陜州區(qū)和靈寶市大王中學之間,幫助在外務工人員接送孩子。2014年,他帶頭捐款2000元,又組織籌款1萬元,幫助二印困難職工楊改玲。2005年,他積極聯(lián)系在外工作人員籌款4.2萬元,支持所在村莊建設文化大院。2008年為陜縣圖書館購置新書800余冊。2017年以來,向陜州區(qū)扶貧愛心超市捐款5000元、向“關心下一代百萬公益助學”捐資2.2萬元。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發(fā)生后,他積極行動,募集捐款2.9萬元。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他在企業(yè)經(jīng)營受到嚴重影響的情況下,帶頭捐款捐物價值1萬元。2021年7月新鄉(xiāng)遭遇洪災,他個人捐贈價值1.2萬元的物資,又籌措了6.5萬元資金和價值8.5萬元的物資。 心存大愛,擔當使命,情懷滿滿,行則久遠。對高永剛來說,助人為樂、熱心公益是幸福的,既幫助了他人,回饋了社會,又樹立了三門峽人的良好社會形象。 見義勇為 ![]() 陳國鵬,男,澠池縣消防救援大隊正義路消防救援站站長助理。2010年,他出色完成赴蘇丹達爾富爾第四批維和任務。2015年2月,退伍后的陳國鵬毅然加入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立志回報家鄉(xiāng)。2016年12月15日,澠池縣陳村鄉(xiāng)一工業(yè)池發(fā)生塌方滑坡,兩名工人被困,他主動請纓加入第一批救援小組,經(jīng)過近4個小時的緊張營救,成功將兩名被困人員救出。2021年7月22日,他參加援鄭跨區(qū)域增援,在國網(wǎng)鄭州市供電公司電纜工區(qū)果旗隧道線排澇處置中,面對現(xiàn)場排水系統(tǒng)排水量低下等問題,克服現(xiàn)場操作諸多不利因素,與戰(zhàn)友們用繩索將電纜井下6米深的排水水帶完全加固,確保排水量達到最大效值,隨后又主動留下值守,在風雨中一夜未眠,累計排澇7000余立方米。此后,陳國鵬來不及休息,又加入鄭州其他地方的排澇、消殺工作中,用“鐵打的肩膀”扛起群眾信任的重量。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消防員,無論是身披“橄欖綠”還是“火焰藍”,陳國鵬都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錚錚誓言。 ![]() 師世明,男,河南崤函電力供應有限責任公司退休職工。2022年2月19日晚,師世明鍛煉身體后準備回家,當他路過該市人民公園董溝水庫大壩時,發(fā)現(xiàn)一名落水女孩在水里掙扎。師世明不顧六旬高齡,不顧夜黑水深,冒著生命危險,竭盡全力救出了落水女孩。其實,這已經(jīng)不是師世明第一次救人。1994年的冬天,他發(fā)現(xiàn)鄰居家著火,在滾滾濃煙中,他奮力救出了鄰居,并和他人一起將傷者送到醫(yī)院搶救,同時他還讓家人配合趕來的消防隊一起滅火。 面對危險,師世明大義凜然,知險而上,義無反顧,用行動詮釋了見義勇為的大愛精神。 孝老愛親 ![]() 呂海紅,女,陜州區(qū)特殊教育學校教師。作為一名單親母親,她細心呵護患有腦癱的女兒、用心照顧年幼的兒子。17年來,她每天堅持給患病的女兒做康復訓練,教孩子學習生活自理知識、讀書認字。經(jīng)過十幾年持續(xù)不懈的努力,她的女兒生活上已能簡單自理。面對生活的打擊,她勇敢堅強,不言放棄。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呂海紅以大愛的情懷,克服了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詮釋了母愛的偉大。 ![]() 尚倩玲,女,三門峽市實驗小學教師。2017年11月22日,尚倩玲的丈夫突發(fā)心臟病去世,留下年幼的女兒和年邁的婆婆。在生活重大變故面前,她毅然挑起重擔,孝敬婆婆,撫養(yǎng)女兒。婆婆年紀大,心臟和胃都不好,每次犯病,無論是三更半夜還是刮風下雨,她都及時將婆婆送到醫(yī)院,精心照料。小姑子身體先天不好,家里有三個孩子要撫養(yǎng),她又義無反顧擔負起舅媽和“媽媽”的雙重角色。 對老人恪盡孝道,對親戚以誠相待。尚倩玲在詮釋大愛的同時,用實際行動為子女們樹立起了家風榜樣。 ![]() 楊靜娟,女,耿村煤礦黨群科新聞宣傳骨干。多年來,她和愛人悉心贍養(yǎng)雙方四位均患重病又高齡的老人,白天照料他們的生活起居,晚上兩人輪流看護,并經(jīng)常給受病痛折磨的老人們寬心,樹立他們生活的信心。她照顧患有兩次腦出血、生活不能自理的哥哥,照顧失去母親的小侄女。與鄰里和睦相處,傾囊相助。她所住小區(qū)里的一位老人,子女均在外面打工,楊靜娟夫妻倆不僅多次上門看望,而且買菜時總要多買些送給老人。 面對家庭重擔和生活坎坷,她把一腔濃情慢慢揮灑,播下孝的種子,澆灌愛的甘露。 ![]() 趙點巧,女,澠池縣城關鎮(zhèn)孟嶺村人。30歲時,丈夫因公受傷導致下肢癱瘓,她伺候丈夫整整50年。64歲時,她雙目失明。73歲時,長子去世。在人生諸多不幸面前,她幾十年如一日,默默伺候公婆與丈夫,并撫育三個子女長大成人。2006年長子因病去世,按國家政策家屬應享受相應補助,但她告誡家人不要給公家講條件、提要求,彰顯了一個平凡婦女的胸懷和大度。 不幸面前,趙點巧沒有向命運屈服,她勇挑家庭重擔,替夫盡忠孝,育兒成家業(yè),以恒久的平凡,書寫了孝老愛親的不凡和感動。 敬業(yè)奉獻 ![]() 郎少磊,男,三門峽市中心醫(y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參與抗疫公益體檢90余次,受益群眾達1.1萬余人次。為保障全市各機關、企業(yè)順利復工復產(chǎn),他到工地、廠房進行核酸采樣70余次;2021年,在醫(yī)院的大力支持下,抽調(diào)1536人次,派車328次,累計核酸采樣約18萬人次,完成了全市核酸采樣工作,以及全市重大活動、教育系統(tǒng)師生、市第八次黨代會、省人代會等核酸采樣任務,并組織本院醫(yī)療專家進社區(qū)、進學校、進工廠103次,為大家普及應急救護知識,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自救互救能力。 在疫情之下,在急難面前,郎少磊義無反顧、責無旁貸、堅定擔當?shù)木褚约皼_在前、斷在后、守一線、抗頑疫、盡職守的身影,都展現(xiàn)了醫(y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展示了新時代醫(yī)務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 王少俠,女,三門峽市實驗中學教師。在歷年工作中,她所教的歷史科目常年保持市直第一,在河南省和三門峽市舉行的優(yōu)質課、公開課、示范課評比中,獲獎十余次;在省級勞動技能大賽、市級優(yōu)質課大賽中均取得一等獎,并獲得省、市兩級“教學標兵”稱號。由于常年過度勞累,她曾兩次暈倒在教室里;2016年,她患急性闌尾炎動了手術,當時臨近中招考試,為不耽誤學生們學習,她術后尚未拆線,便忍著傷口疼痛到校給學生們上課。參加工作以來,她先后撰寫專業(yè)論文10余篇,均在CN刊物發(fā)表,并在省、市級評選中獲獎。 立足三尺講臺,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王少俠,嘔心瀝血,師者表率。 ![]() 黃瑞軍,男,三門峽市公安局監(jiān)管支隊看守所政委。他是高墻內(nèi)的“獵手”。2003年年初,他在與在押人員的一次談話中,偶然獲得一個重要線索,遂與同事一起順藤摸瓜將另兩名冒充軍警搶劫的同案犯成功抓捕歸案,還同時抓獲了另一名涉嫌敲詐勒索的網(wǎng)上逃犯張某。自2003年以來,黃瑞軍先后從在押人員身上獲取重要線索1000多條,帶破500多起案件;他親手創(chuàng)造了一次性起訴盜竊案件67起的全市最高紀錄,一次性打掉團伙作案21人;辦案單位破1起案件,他深挖破獲余罪50起……他多次獲省優(yōu)秀人民警察、平安建設“中原衛(wèi)士”等稱號。 鐵腕伏魔,勸善懲惡,黃瑞軍用無私的奉獻詮釋著對警察事業(yè)的熱愛,用職業(yè)的使命感書寫著對警徽的忠誠。 ![]() 王鑫華,男,盧氏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駐東明鎮(zhèn)北蘇村第一書記。駐村期間,他為該村13名殘疾人辦理了殘疾證,使他們享受了殘疾補貼政策。他協(xié)調(diào)村關愛基金,慰問困難群眾47戶,發(fā)放慰問物資價值1.25萬元。他為困難群眾辦理“五保”7戶,辦理低保18戶、辦理易地扶貧搬遷13戶。此外,他還幫助8戶群眾進行危房改造,幫助136戶群眾享受教育補貼政策,幫助89人享受醫(yī)療報銷政策,報銷金額119.3萬元。他為19個貧困家庭學生申報“雨露工程”助學,幫助32人申請民政臨時救助。他先后協(xié)調(diào)國家海關總署、鄭州海關、三門峽海關為北蘇村學生及幼兒園捐贈物資3次,捐贈學生文體用品70套,價值近2萬元;為全村村民免費發(fā)放農(nóng)藥400多箱、提供優(yōu)質小麥和玉米良種1500公斤。連續(xù)3年,他都將自己在盧氏縣獲得的獎金發(fā)放給村里的困難群眾。 以村為家辦實事,積極作為顯擔當。王鑫華,以實際行動踐行第一書記的初心使命。 ( 編輯:唐柳楠 ) |
致敬身邊好人 傳遞榜樣力量
——2022年第一季度“三門峽好人榜”
來源: 發(fā)布日期:2022-05-10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