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 一大早,位于望京的北京稻香村第十八營業(yè)部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店內,過水掛漿、搖制、分揀、裝箱……經過幾道工序,元宵在機器中“滾”得渾圓;柜臺旁,柜員將新鮮的現搖元宵火速打包,交到等候已久的消費者手中。 “元宵節(jié),團圓節(jié),幾十年的團圓味一定要有。”對于剛剛買到元宵的范阿姨而言,“中華老字號”稻香村是一種熟悉的味道,更包含著老北京難忘的時代記憶。 元宵佳節(jié),老字號扮靚團圓圖景。 四川成都賴湯圓門店,顧客們圍著湯圓的香氣擺起“龍門陣”,那是屬于一座城市的安逸;浙江嘉興五芳齋總店,食客們紛至沓來,只為那一口兒時的軟糯香甜;北京磁器口,錦芳小吃店,顧客從元宵柜臺前一直排到了馬路上…… 元宵的熱乎氣兒,氤氳出團圓味兒,也蘊藏著“中華老字號”一以貫之的匠心。 “從磨糯米粉到制餡再到滾元宵,我們對機器的選擇、時間的長短都有很嚴格的規(guī)定,目的是最大限度保留糯米粉本身的營養(yǎng)成分和自然的香味,讓滾出來的元宵黏度更高,口感更好。”北京稻香村副總經理石艷說。 做北方元宵靠“滾”,做南方湯圓要“包”。浙江嘉興五芳齋總店,湯圓師傅揪起糯米團,把餡按進團里,包起來搓圓,在糯米粉里滾兩下,一個小巧玲瓏的手工湯圓就做好了。 店長胥傳萍介紹,五芳齋湯圓精選120目水磨糯米粉,代代相傳的水吊漿工藝讓湯圓口感更加爽滑,豬板油制成的餡心細膩濃郁,滑、細、香、彈這四個特色讓湯圓格外香甜。 匠心,彰顯著技藝的傳承與品質的堅守。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李曉松說,正是這些世代相傳的傳統(tǒng)技藝、工匠精神和誠信理念,成為老字號企業(yè)不斷適應時代發(fā)展、歷久彌新的重要因素。 鞏固“老”的傳統(tǒng)優(yōu)勢,老字號筑牢守正之基;順應“新”的時代潮流,老字號更有創(chuàng)新之舉。 今年過年,新品熊貓湯圓成了賴湯圓的“明星產品”。古色古香的湯碗中,一顆顆可愛的“熊貓頭”微笑著,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嘗鮮。 一顆湯圓,折射出老字號銳意創(chuàng)新的勇氣。近年來,賴湯圓、稻香村、五芳齋等老字號在口味創(chuàng)新、工藝創(chuàng)新、營銷創(chuàng)新等領域陸續(xù)發(fā)力——開發(fā)年輕消費者喜愛的新口味產品、根據需求精準定制食品加工設備、與知名商超合作推出聯名款湯圓、線上線下多渠道品牌推廣……緊跟市場趨勢,老字號跑上了“新賽道”。 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說,老字號的優(yōu)勢在于“老”,老品牌、老技藝、好信譽、好口碑。但老字號的不足,一定程度上也源于“老”,可能存在觀念老化、機制老化等問題,特別是在年輕群體中的接受程度不夠高,難以滿足當前消費升級和時代發(fā)展需要。唯有守正創(chuàng)新發(fā)展,才是老字號的出路所在。 近日,京東發(fā)布《2023元宵節(jié)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元宵節(jié)前,元宵、湯圓成交額環(huán)比增長超60%。隨著疫情防控轉入新階段,消費市場需求加快釋放,經濟發(fā)展活力日增。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ōu)先位置!稊U大內需戰(zhàn)略規(guī)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打造中國品牌,培育和發(fā)展中華老字號和特色傳統(tǒng)文化品牌”。 4日,由商務部主辦的2023年“老字號嘉年華”活動在山東青島啟動。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視頻致辭中表示,要以此次活動為起點,統(tǒng)籌線上線下、全年持續(xù)推進,以更高品質的商品供給、更加新穎的消費場景,讓群眾在品味老字號的過程中,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立春時節(jié),老字號里的團圓味兒,正飄向嶄新的春天。 (據新華社北京2月5日電) |
元宵佳節(jié),老字號里品團圓
新華社記者 魏弘毅 殷曉圣 李倩薇
來源: 發(fā)布日期:2023-02-06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