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清晨,山地林場的氣溫還很低。蘇曉江往上拉了拉紅色工作服的拉鏈,帶著水和干糧,拄著登山棍,繼續(xù)向著山林更深處巡視…… 今年49歲的護林員蘇曉江在國有盧氏林場草房管護區(qū)工作已經(jīng)32年了。他身材健碩,為人樸實爽快,管理著5.9萬畝的林場資源。他的父親曾經(jīng)也是草房林場的一名職工。蘇曉江在16歲時便接過父親的擔子,此后一直在崗位上工作。他認為,自己從小長在這里,熟悉山林,對山林的感情非常深厚,成為護林員既是繼承父親的“衣缽”,也是他的愿望。本著踏實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和工作作風,蘇曉江從一名普通的林場員工,逐漸升職成為草房管護區(qū)的主任。 盧氏縣是河南省第一林業(yè)大縣,森林占地面積高達70%。國有盧氏林場在當?shù)赜胁莘、太平、石大山、柏坡等四個管護區(qū)。蘇曉江和盧氏縣其他6000余名護林員們的職責是,加強對林區(qū)火源的管理,及時報告火情;制止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對造成森林資源損失的,建議有關(guān)部門處理;發(fā)生森林火災,協(xié)助辦案機關(guān)查處火災案件等。一年里,他們不分周末還是節(jié)假日,每周都要早出晚歸地徒步巡山兩到三次,盡心盡責地守護著河南的“后花園”。 森林防火一直是林場保護管理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冬春季節(jié),氣候干燥,是山林火災的高發(fā)期。通常,蘇曉江會站在海拔較高的位置偵察火情,白天觀煙霧,晚上看火光。由于山林中的植被大部分是油松,產(chǎn)生的油脂易點燃,著火后往往擴散迅速,兇險異常。如果出現(xiàn)火情,蘇曉江要立刻根據(jù)方位判斷火情的位置,通報救火。近十幾年來,社會上積極進行了許多森林防火的宣傳工作,蘇曉江表示,2000年以前的火情比較多,救火往往比較耗時間。現(xiàn)在人們的防火意識普遍增強,火情比之前大大減少,火情的控制和處理也更加及時有效率。 蘇曉江從小熱愛學習,雖然因家境貧困,沒能完成考大學的夢想,但是在工作期間他一直保持著不斷學習、刻苦鉆研的習慣。夏秋時節(jié)病蟲害的防治問題是保護森林植被健康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危害林場植被的主要蟲害是中華松針蚧,2007年,蘇曉江根據(jù)上級安排,前往國有盧氏林場太平管護區(qū),與課題組的其他18人一起共同研究防治中華松針蚧病蟲害。蘇曉江按要求確定了5個樣本區(qū),分別抽取了不同的松樹及其樹枝,采用對照實驗的方法把樣本分成AB組,白天噴藥觀測,夜里對比分析。三年后,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獲得了河南省科技成果獎。作為主要完成人之一的蘇曉江也榮獲河南省科技成果獎證書。此外,蘇曉江還當選為三門峽市人大代表。 “這些年響應國家全面建設美麗中國的號召,大家共同努力,林場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越來越好,動植物數(shù)量也有所增加。”蘇曉江告訴記者,“我們林場也計劃引用無人機等先進的技術(shù)設備,在保證‘生態(tài)林場’建設的基礎上,積極打造‘智慧林場’‘科技林場’。” 3月12日是植樹節(jié),連日來,我市開展一系列行動廣泛宣傳保護林木,組織動員市民群眾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蘇曉江表示,護林員的工作雖然不包括栽植新樹、培育新苗,但他會繼續(xù)恪盡職守,保護好已經(jīng)成活的樹木,守護好珍貴的森林資源。 |
當好綠水青山的守護人
本報記者 葛洋 實習生 孫怡君 通訊員 趙迎春
來源: 發(fā)布日期:2024-03-11 打印
